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新闻详情
从战略及经济角度来看,为什么碳中和是大势所趋

发布时间:2021.08.27 14 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 1142次

       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导致地球气温异常地快速上升,这已经是主流科学界的共识。全球变暖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:两极冰川融化、海平面上升、极端天气灾害增加、土地沙漠化和海洋酸化等。
 
       放任全球变暖,其潜在经济损失也是惊人的。据耶鲁大学教授、气候经济学家William D.Nordhaus的测算,如果按本世纪末的全球升温为3°C、4°C和5°C的情境测算,届时对应的全球年度经济损失分别为GDP的2.3%、4%和6.5%;

        美联储全球化研究所的研究则表明,若不采取气候行动,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3.7°C,届时全球年度人均GDP可能会损失7.2%。
 
        全球变暖是因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、大规模的制造业、房屋基建等行为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(以二氧化碳为主,还包括甲烷、一氧化二氮和氯氟碳化合物等),或者用现在大家常说的词:碳排放。
 
        据IPCC测算,至本世纪末全球升温控制在1.5℃的可能性已极小,为了守住2℃的升温红线,需要全球在将来的30年内快速达到碳中和:即通过“收支相抵”的方式做到大气中二氧化碳不增长了。

 
碳中和的技术方法
 
要想达到碳中和,需要三个办法的配合。
 
一是能源供给端用新能源代替碳基能源。
 
二是在能源使用端去碳。
 
       能源使用端的电气化是一个方向,通过能源使用端的电气化来和供给端的清洁化互相配合,形成良性循环互促发展,如果燃油车将来还是主流,就无法和能源供给端的清洁化匹配,也无法促进供给端的清洁化转变。
 
三是固碳。
 
       供给端和使用端的方法实施之后,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不排放碳了,这时候就需要用固碳的方式来“中和”掉剩余的碳排放。
 
       目前有两种方法:第一个方法是植树造林,中国在这方面的举措全球瞩目,森林覆盖面积在过去几十年里面大幅度提高,对固碳的贡献十分显著;第二个方法是用工业化的方式进行碳捕捉。
 
在去碳的过程中,供给端和使用端的同步协调非常重要。
 
        例如,电力供给的清洁化才能使能源消费的电力化更有意义,能源的供给端的清洁化和使用端的电气化必须同步协调发展,才能做到有效地控制碳排放。当然从历史发展来看,能源使用的电气化本身也是大势所趋,如中国用于发电的一次能源消耗量由1985年的17%上升到了2017年的47%。而现在的碳中和使命显然会强化这一趋势的未来发展,同时这一使命也要求电力的构成要更清洁化。
 
如何解决碳中和的经济问题?
 
除了技术问题,解决碳排放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其经济问题。想要推进减排,达成碳中和的目的,从经济的角度只有两种方法:
 
一是降低新能源的成本。
 
        比如光伏和风能成本降到现有能源成本以下,不用任何刺激政策,市场也会选择使用新能源。新能源成本的降低来自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应用带来的规模效应,早期一般需要政府用补贴的方式,建立初步的规模效应和促进企业对技术的投入,以带动降低成本的正向循环。
 
二是增加碳排放的成本。
 
      如果碳排放的成本足够高,即使技术没有发展到完全成熟,企业也会投入到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上。如何增加碳排放的成本,基本的概念是给碳排放“上税”:

 
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做碳中和?
 
        中国领导人承诺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,2060年达到碳中和,这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担当,没有在历史累积排放量等问题上做纠结。除了大国担当的气度之外,碳中和的计划符合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。
 
首先,中国碳达峰确实需要时间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
 
       如中国的工业领域使用了48.3%的能源,而钢铁行业和化工石化行业又分别占据工业领域24%和21%的能源使用,这些行业的需求依然持续走高,短期内减排的难度很大。
 
其次,碳减排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有利。
 
        2020年,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73%,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43%,如果某一天因为战乱或者其他原因,海外进口路线不畅,中国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会大受影响。但如果中国的能源结构主体从碳基能源变成光伏和风能,那么我们对海外进口依赖就会大大降低。
 
      所以控制碳排放、增加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,从长期来讲,是国家安全战略上非常重要的考量,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措施。
 
再次,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方面都是全球领先的状态。
 
        2019年,我国光伏产业中的硅片、电池片和组件的产量分别约占全球总产量份额的91%、79%和71%,逆变器产量占全球市场的80%以上;风电整机制造占全球总产量的41%;锂电池领域诞生了全球行业巨头、市值超过1万亿元的宁德时代;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出现了比亚迪、蔚来等很受市场欢迎的自主品牌。
 
       所以,如果全球都要减排去碳的话,对中国从商业上、产业上都是非常巨大的机会。
 
        减碳可以帮助中国在能源、汽车等领域做到弯道超车,实现产业竞争力上的跨越。我国光伏和风能正在统治能源世界,但是现在全球的能源格局中还是化石能源占主导。
 
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很快。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,全球的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中,清洁能源已经持续超过传统能源;而根据中国政府的计划,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中将达到25%以上,2060年清洁能源将在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。
 
       能够对清洁能源的未来发展抱有信心,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光伏、风能的发电成本在过去这些年迅速的降低,已经可以直面传统能源的竞争。
 
总结
 
        气候问题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的敌人,其破坏性是全球性的、长久性的,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成了严重威胁。除了新能源科技的进步之外,大幅增加碳排放的成本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核心要素。
 
       无论是碳税还是碳交易,都是为了增加排放的成本。由于碳排放的普遍性,这种成本的增加将会影响到社会的所有角落,并不局限于工业或是新能源企业。
 
       全球气候问题正在掀起一场碳中和以及新能源的革命,其规模和重要性不亚于我们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IT革命。如何未雨绸缪,走在低碳时代的前沿,是每个国家、每个企业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。
相关产品
硅酸钙
ASC - CS220硅酸钙
硅酸钙
ASC - CS220 WR硅酸钙
硅酸钙
ASC - CS170硅酸钙
硅酸钙
ASC - HT硅酸钙
珍珠岩
ASC - P650 WR珍珠岩
成型件
ASC - J2P成型件
系列
ASC - HP 系列
塔式光热系列
CASILITE T1塔式光热系列
槽式光热系列
CASILITE T2槽式光热系列

咨询电话 18857561112

微信咨询